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,包車景點介紹,相傳於 250年以前,有一位名為阿巴里的鄒族酋長曾隻身來此打獵,滿載而歸後,常帶族人來此,族人為感念他,便以其名為此命名。其實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,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,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,現在新中橫公路已將阿里山與玉山風景區串連起來。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海拔高度 2,216公尺,四周高山環列,氣候涼爽,以日出、雲海、晚霞、森林、登山森林鐵路並列為阿里山五奇,聞名國際。 而鄒族原住民人文資源更增其觀光魅力。
阿里山地區橫跨臺灣森林垂直分佈之熱、暖、溫三帶,蘊藏豐富的森林資源,尤以檜木名聞國際,漫步林間隨處可見。紅檜、臺灣扁柏、臺灣杉、鐵杉及華山松稱為阿里山五木,柳杉為本區人工造林最成功的外來樹種,沿森林鐵路漫山遍谷林木鬱成奇觀勝景。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為本區之櫻花季–吉野櫻、重瓣櫻、山櫻花點綴滿山,繽紛旖旎。其他花卉如森氏杜鵑、石楠花、毛地黃等等也陸續開放。另有列入保護之臺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,亦值得欣賞。
塔山、姊妹潭高山湖泊等自然景觀,以及博物館與慈雲寺、老火車陳列場等珍貴的文化歷史資源,也都值得一遊。
西元1696年刊行的<台灣府志>即已記載「阿里山」的山區地名。1937年安倍明義的<台灣地名研究>敘述,阿里山係玉山西峯延伸支脈山彙之總稱,但阿里山地名起源無由考證,但有一說認為鳳山平埔族人稱該地山地名住民名為「Kali」,嘉義地區亦然。而漢民取其諧音,稱之為「傀儡」(河洛話)。隨後,Kali轉為Ali,國民政府治理台灣後,為觀光解說而創生了一些傳說,然而,阿里山是一個山區的泛稱,沒有一座山叫做阿里山。
面積1397.83公頃是由18座大山組成,屬玉山山脈支脈,距嘉義市東方約75公里,可由台18線(嘉義-阿里山)或台21線(水里-阿里山)公路可到達,沿途氣溫呈垂直分佈,具備熱、暖、溫三帶氣候,山上風光明媚,氣候宜人是國際級的旅遊勝地阿里山的日出、雲海、晚霞、森林鐵路、巨木合稱阿里山五奇;阿里山新八景:塔山奇岩、28號巨木、小笠原山、水山巨木、香林拱橋、慈雲觀景、神怡流瀑、阿里山神木遺跡等,皆已聞名遐邇,每年三、四月的阿里山花季更是遊人如織。
園區內有香林神木、象鼻木、三代木、千歲檜、永結同心、金豬報喜、三兄弟、四姊妹等雄偉特異的紅檜巨木景觀;姊妹潭、沼平公園(櫻之道、詩詞步道)、阿里山貴賓館(蔣公行館)、高山博物館、高山植物園、小笠原觀景平台、樹靈塔、集材柱等遊憩景點,供遊客駐足觀賞;受鎮宮、慈雲寺、土地公廟等為當地重要信仰中心;另有巨木群棧道、塔山森林步道、對高岳健康步道、祝山觀日步道、水山步道等,為登山健行、享受森林浴的最佳場所。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局